三友
EN
JP
ZH
专栏 IP-科技
【友学问】备战“双11”,警惕商品详情页暗含侵权隐患

2025/10/21 9:35:54

距离“双11”已不足一月,各大电商平台的侵权投诉量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同比上涨幅度高达37%。在这些侵权投诉中,商品详情页的5张核心图——主图、场景图、细节图、对比图、尺码图成为了“重灾区”。看似普通的图片排版实则暗藏着7项权利的“雷区”。卖家们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商品下架、罚款赔偿,甚至店铺被封的严重风险。


一、5张图的侵权高发区

1.主图:AI模特暗藏肖像权陷阱

在追求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不少卖家使用AI模特来制作主图,结果有的商家因手部出现六指被消费者投诉虚假宣传,还有的因为图中的“面部特征与某网红高度相似”而被该网红起诉侵犯肖像权,商家不仅面临着法律诉讼的压力,还可能因此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律师提醒:若AI形象能够让普通人关联到特定的自然人,而商家又未获得该自然人的授权,那么这种使用行为就构成了侵权。所以卖家在使用AI模特图时不能仅仅关注其外观和成本,更要谨慎审查其是否存在与特定自然人相似的特征,以免侵权。


2.场景图:背景元素埋下著作权“地雷”

某店铺为了图方便,直接用了专业摄影公司的女装场景图,结果被专业摄影公司起诉赔偿。

律师提醒:哪怕只是场景图背景中的原创插画、道具设计,只要它们体现了独创性,就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商家擅自使用这些受保护的作品,就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卖家在使用场景图时,不能仅仅关注图片的整体效果,更要仔细审查其中的背景元素是否具有著作权,避免因小失大。


3.细节图:图案标识触碰商标权红线

某鞋店在制作商品细节图时在细节图中展示的装饰纹样,与某知名品牌注册商标高度近似,结果收到了投诉,导致无法参与“双11”销售活动。

律师提醒: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限于Logo,独特的图案、包装设计等都在保护范围之内。卖家在制作细节图时,要仔细审查其中涉及的图案和标识,确保不会侵犯他人的商标权。


4.对比图:虚假宣传触及广告法底线

为了凸显自家产品的优势,一些商家将竞品图进行恶意修图丑化,或者使用“全网最优”、“行业第一”等绝对化用语。不仅侵犯了竞品的著作权,也违反了《广告法》规定。


5.尺码图:字体素材陷入版权纠纷

如果卖家在制作尺码图时使用了未授权的付费字体(如方正、汉仪系列),可能会侵犯字体著作权。

律师提醒:字体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卖家在使用字体时,要确保获得合法的授权,避免使用未经授权的付费字体。


二、一张图牵出7项权利

1.著作权:涵盖多方面权利,盗用修图均可能侵权

著作权涵盖了图片本身的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多项权利。卖家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盗用他人的图片,或者对图片进行修图、合成等操作,都可能构成侵权行为。例如一些卖家为了使图片更加美观,对图片进行简单的修改后使用,这种行为可能已经侵犯了原作者的著作权。


2.肖像权:多种形象未获授权使用即违法

肖像权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真人模特的肖像,还包括具有指向性或可识别性的其他形式,例如背影、漫画形象、AI拟真形象等。卖家在使用这些形象时,如果没有获得相应的授权,就属于违法行为。例如,使用AI生成的拟真形象作为商品宣传图,如果该形象能够让普通人关联到特定的自然人,而卖家又未获得授权,就可能被起诉侵犯肖像权。


3.商标权:图片中出现他人标识易引发投诉

商标权的保护不仅仅局限于Logo,图片中出现的他人注册商标、近似标识等都极易引发投诉。卖家在制作商品图片时要仔细审查其中是否包含他人的商标元素,避免因疏忽而导致侵权。例如在商品细节图中使用了与知名品牌相似的标识,就可能被该品牌投诉侵权。


4.名誉权:对比图中恶意诋毁竞品构成侵权

在对比图中,如果卖家恶意诋毁竞品可能构成名誉侵权。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竞品的声誉,也会影响自身的商业信誉。


5.隐私权:细节图中泄露信息需承担责任

细节图中如果不慎泄露了模特的隐私部位、消费者信息等,卖家需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保护个人隐私是法律的基本要求,卖家在制作和使用商品图片时,要确保不泄露任何个人隐私信息。


6.邻接权:使用他人拍摄图即使标注“实拍”仍侵权

邻接权是指与著作权相关的权利,包括表演者权、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广播组织权等。卖家使用他人拍摄的商品图,即使标注了“实拍”,仍然可能侵犯摄影师的邻接权。因为摄影师对其拍摄的作品享有相应的权利,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摄影作品,属于侵权行为。


7.个人信息权:AI生成图借鉴真人数据可能侵权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AI生成图在电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如果AI生成图借鉴了真人数据进行训练,就可能侵犯个人信息权益。例如,一些AI生成的人脸图像,可能是通过收集大量真人的面部数据训练得到的,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到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和使用,从而侵犯个人信息权。


三、“双11”避坑指南

1.源头把控:3种合法图片来源

自主拍摄:卖家可以选择自主拍摄商品图片,这样可以确保图片的原创性和合法性。在拍摄过程中,要保留原始素材、拍摄花絮等,作为版权凭证。以证明图片的来源和所有权。

授权采购:在购买图片时,要保留授权证书和付款记录,以证明自己获得了合法的使用授权。图库通常会提供详细的授权说明,明确图片的使用范围和期限,卖家要严格按照授权要求使用图片。

委托创作:与摄影工作室签订版权转让协议,明确“商业用途无限制”。通过委托创作的方式,卖家可以获得具有独特风格的商品图片,同时确保图片的版权归属自己。在签订协议时,要仔细审查协议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出现版权纠纷。


2.细节审查:5项必查清单

在使用AI图片时,要确保图片标注了来源,并且不存在与特定自然人相似的拟真形象。

要仔细审查图片中的背景元素、使用的字体和图案是否获得了合法的授权。一些所谓的“免费素材”可能存在版权问题。

在制作对比图时,要确保图片内容真实客观,不使用绝对化用语和恶意修图。

 如果使用真人模特拍摄图片,要确保模特签署了肖像权使用协议。对于儿童肖像的使用,必须获得监护人的同意。

 在图片中涉及商标、专利元素时,要确保已经获得了合法的授权,或者进行合理的避让,以免引发侵权纠纷。


合规才是“双11”的“招财符”

“双11”流量争夺战已经打响,合规永远是前提。卖家们要赶紧对照本文自查详情页的5张图,仔细排查可能存在的侵权风险。只有确保图片的合规性,才能在“双11”这个购物狂欢节中实现销售增长和品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