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8 13:15:29
近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展现了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在2023年的稳步发展。以下是报告中的主要内容。
1. 机构数量稳步增长
截至2023年底,中国全国共有约8.9万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同比增长2.9%。其中,专利代理机构5269家,商标代理机构35712家。此外,提供知识产权法律、运营、信息及咨询服务的机构分别为2.2万家、0.9万家、1.6万家和5.8万家,显示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 行业营收稳步上升
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总营业收入约为2850亿元,同比增长5.6%。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机构平均营业收入为319.5万元,专利代理机构总收入为462.6亿元,单个机构的平均营业收入达到934.9万元。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营业收入达28.9万元。
3. 就业形势与人才结构
截至2023年底,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为98.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执业专利代理师数量达到34396人,同比增长9.7%。2023年新入职员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至30岁之间。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保持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71.5%。
4. 服务供给与覆盖范围优化
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的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机构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地级行政区的覆盖率达到89.6%,较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加全面,提供两种及以上业务的服务机构占比64.9%,较上年提升15.3%。此外,13.4%的机构提供三种以上的知识产权服务,显示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5. 数字化与国际化服务进展显著
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数字化与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29.3%的机构推进了数字化转型,82.4%的机构利用商业数据库或软件来提升服务质量。此外,涉外服务比例持续增长,40.3%的机构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服务,32.2%的机构则为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支持。
6. 专利申请代理率大幅提升
2023年,中国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的专利申请量占全部国内专利申请量的90.6%,较上年增长9.1个百分点。其中,发明专利的代理率达到94.4%,商标注册申请代理率为87.7%。代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代理率分别为95.8%和60.9%。知识产权服务业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
7. 专利产业化服务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底,提供专利产业化服务的机构比例达到35.8%,较上年提升5.6个百分点。创新主体对专利产业化相关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尤其在专利运营、信息、法律和咨询领域。服务机构通过专利价值评估、供需对接、市场布局等服务,推动企业的创新与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