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友
EN
JP
ZH
新闻通讯
202305

2023/7/6 10:05:59

新闻摘要

2023年05月

1、 三友代理上海某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胜诉

2、 三友代理案例入选2022年度北京商标十大非诉典型案例

3、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发布

4、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概括


1、 三友代理上海某公司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请求案胜诉

三友客户:上海某公司

审理机关:国家知识产权局

审判结果:宣告对方专利权全部无效

基本案情:

上海某公司(无效宣告请求人/我司客户)与竞争对手北京某公司(专利权人)均是某计生用品的生产销售商。2021年北京某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认为上海公司侵害了其外观设计专利权,要求我司客户停止侵权并赔偿其经济损失300万元。

上海公司在收到法院转送的文件后询问我司意见,经律师团队分析后认为对方公司的专利并不具有有效性,遂建议我司客户向对方公司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随后,上海公司委托我司代为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在无效程序中提交了大量证据,有效证明了对方公司外观专利所要求保护的包装盒的形状、图案、色彩等均在申请日之前即被公开,被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以及现有设计的组合相比,不具有明显区别。

经审理,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采纳了我司的意见,并宣告对方公司的专利权全部无效,对方公司没有对无效审查决定提起上诉,目前该无效审查决定已生效。

由于丧失权利基础,对方公司后续撤回了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上诉。


典型意义:

对于外观设计专利,由于其在申请阶段国家知识产权局并不会进行实质审查,因此有些竞争对手可能会将现有设计申请为专利。

在本案中,对方公司不仅基于其拥有的专利起诉我司客户侵权,还在网络社交平台对其起诉我司客户一事大肆宣传,引发了一部分网友的关注以及对我司客户的谴责,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司客户的商誉造成了影响。

然经我司调查发现,具有涉案专利相同或相似形状、图案、色彩的包装盒在现有设计中早已存在,且多家行业内的从业者(包括我司客户)在对方公司涉案专利申请之前均已经在使用具有相同或相似式样设计的包装盒,并不存在对方公司所指控的专利侵权事实。成功将对方公司专利无效后,也间接维护了客户的商誉。

由此广泛建议各位商业从业者除专注于开发自身产品、申请自身专利外,也适当关注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尤其是专利申请的情况。

同时也建议对竞争对手所持有的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常规性监测,必要时优先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以避免遭受莫须有的专利侵权指控,甚至进而影响自身权益。


2、 三友代理案例入选2022年度北京商标十大非诉典型案例

北京商标协会公布2022年度北京商标十大诉讼典型案例和十大非诉典型案例,三友代理的“‘洗心’商标撤销答辩案”入选2022年度北京商标十大非诉典型案例。

image.png

三友资深商标代理人孙庆华受邀担任本次典礼颁奖嘉宾,三友资深商标代理人何薇作为领奖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三友商标团队集20余年经验,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商标注册、查询、监控、无效复审和诉讼等全链条闭环管控服务,从提供一站式商标申请和纠纷解决方案到积极为客户制定具有全球发展高度的战略性品牌保护策略,三友愿为推动商标事业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维权信心持续创造价值!


3、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发布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年)》显示,2022年全国法院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26165件,同比下降18.17;审结543379件(含旧存),同比下降9.67。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438480件,审结457805件, 比2021年分别下降20.31和11.25。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20634件,审结17630件,比2021年分别上升0.35和下降8.85。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收侵犯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5336件,审结5456件,比2021年分别下降14.98和9.76。

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四大特点:

一、技术类案件持续上升,中西部等地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强劲,知识产权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互联网审判机制不断创新,智慧法院建设深入推进,司法便民利民机制持续健全;

三、纠纷实质性化解持续加强,权利人权益保障更加全面,人民群众知识产权司法获得感日益增强;

四、审判重心有序下沉,中级、高级法院管辖分工更加完善,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质效稳步提升。


4、 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概括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4月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申长雨和相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并介绍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据申长雨局长介绍:

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4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

中国申请人通过《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7.0万件,通过《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申请2558项。

核准注册商标617.7万件,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827件,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

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514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4026件。

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发证9106件。

2022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4868.8亿元,同比增长57.1。著作权质押担保金额达54.5亿元,同比增长25.9。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3872.5亿元,同比增长2.4。

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排名提升至全球第11位。

申长雨局长表示,在新起点、新征程上还将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更好助力科技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二是加快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高质量发展。

三是更好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

四是更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