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5/27 17:23:20
2025年初,DeepSeek开源周正式收官。在持续五天的“开源周”期间,DeepSeek每天开源一个核心技术项目,覆盖AI模型训练、文件系统优化等多个领域,为全球开发者奉上了一场知识盛宴。
DeepSeek开源的意义
DeepSeek的开源是指其项目的源代码被公开,允许任何人免费查看、使用、修改和分发,团队还提供了相对完整细致的操作指南,为开发者搭建起了一座资源丰富的桥梁。
Deepseek通过算法创新将大模型训练成本压缩到了行业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推出的代码智能体开发平台使得普通开发者无需高端GPU集群即可创建专业级AI应用,这一系列开源战略犹如一条鲶鱼一样搅动了业界格局,Open AI等闭源主导型企业也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其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从而引发了业界对于开源软件知识产权博弈的深度省思。
开源软件的优势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闭源模式虽然能够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但也限制了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相比之下,开源则如同一股清流促进了技术的共享和交流,开发者可以在已有的开源代码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避免了重复劳动,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技术门槛,使得更多的企业和个人能够使用先进的技术,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以DeepSeek为例,开发者可以根据协议免费使用其开源的代码进行模型训练和优化,快速实现自己的应用。开发者还可以基于其代码进行二次开发,或将其集成到自己的项目中。
此外,开源还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的参与,使得代码得以经受更广泛的审查与改进,潜在问题得以及时发现与修复,软件质量由此跃升。
开源软件的知识产权博弈
在软件开源的过程中,开源协议通过允许用户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软件,以促进知识共享与创新。开源协议是开源软件作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条款,它规定了用户在使用、修改和分发开源软件时需要遵守的规范,常见的开源协议包括MIT协议和GPL协议等,它们分别有着不同的使用条件与限制。
GPL协议以其“传染性”著称,要求任何基于GPL协议的衍生作品也必须以GPL许可证开源,确保了开源精神的薪火相传,但同时也为商业公司的闭源使用设置了门槛。
MIT协议则更为宽松,赋予用户自由使用、修改、复制及分发软件的权利,只需保留原作者的版权声明与许可证声明即可,不强制衍生作品开源,为第三方将代码集成至闭源商业软件提供了可能。GPL与MIT,一严一松,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展现了开源协议的灵活与智慧。
开源与知识产权的和谐共生
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垄断”与“共享”并非水火不容,适度的垄断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尽管DeepSeek采取了开源策略,但它仍在数据处理、分布式训练等核心领域积极申请专利,以防范技术被争夺或面临诉讼风险。
面对开源带来的挑战,DeepSeek一方面通过开源促进技术传播;另一方面,又通过专利、商标等手段保护其知识产权。截至目前,DeepSeek在绝大多数算法和工程细节上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开源社区,然而它仍将一些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紧握手中,如模型训练的深层次know-how以及训练数据的细节等。
在核心技术领域申请防御性专利,即使开源代码隐含相关技术方案,仍可通过专利权主张限制竞争对手的商业化使用。这种“专利申请+技术开源”的模式既促进了技术传播,又保护了核心竞争力,在放宽排他性权利以推动协作创新的同时保留了核心技术的独家掌控权。
DeepSeek的开源决策不仅彰显了我国AI行业的创新实力,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启示与挑战。开发者与企业需充分认识这些挑战,在知识产权的博弈中不断前行,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福祉。在私权垄断与知识共享之间寻求平衡,激励创新,是知识产权制度永恒的价值追求。